在线咨询

分析目前快递企业运营情况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


  1、从区域增速比较:竞争区域由优势区域转向北部、中西部
 
  从营业收入的区域结构来看:申通华东与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是最高达79%;顺丰营业收入的区域结构最为分散;而韵达与圆通营业收入的区域结构差异较小,均是华东、华南占比70%左右。
 
  从经营收入的区域结构改变来看:A股一切上市的快递企业在优势区域(华东、华南)的经营收入占主经营务收入份额均呈下降态势,反响快递公司都在加大中西部区域网络和事务布局,发掘新的增加点。
 
  分企业看,韵达下降的份额为7.8个百分点,为降幅最大。申通与顺丰在华东+华南区域的营收份额下降,可是在华东、东北与中西部区域的经营收入占比提高。圆通在大陆一切区域营收占比均有所下降,可是公司大力发展港澳台及世界事务,并于2017年11月正式控股先达世界将其作为公司世界事务的重要渠道,使得17年在港澳台及海外的经营收入同比增加7888%,占收入份额达3.06%。
 
  2、加盟商结构:申通加盟商营搜集中度最高,话语权最大
 
  快递企业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情况表现加盟商在各个快递企业中的话语权巨细,占比越高的快递企业,其旗下加盟商对总部便具有相对较高的话语权。
 
  剖析发现,申通的前五大客户(加盟商)的营收占比最高,到达23.3%,表现了申通“大加盟”、加盟商话语权较大的特性;圆通与韵达的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都低于10%,加盟商办理更为扁平化。
 
  3、财物规划及增幅:申通增速位居前列,中通、圆通持续加大投入
 
  顺丰作为仅有的直营制快递企业,具有最大的财物规划,其固定财物、无形财物、在建工程均居职业首位。17年公司持续扩展成本开支,深挖护城河,购建飞机及其他工程项目投入导致在建工程同比增加173%,到达23.1亿元,远超通达系。
 
  在通达系中中通具有最多的固定财物,其无形财物规划是仅次于圆通,表现了其自有土地、物业较多的特色。17年公司在成本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固定财物规划增加近60%。现在公司的固定财物约为圆通的2倍,无形财物与圆通的距离也逐步缩小。
 
  在中通之外,圆通、韵达的固定财物规划附近,可是圆通的无形财物、在建工程数额居通达系之首。韵达16年新增固定财物12.7亿元,增加数额仅次于顺丰与中通,17年其固定财物增速减缓,圆通成本开支则持续扩展。申通、百世的财物规划均较小,但增加幅度较快。申通17年加速财物置办,固定财物、无形财物、在建工程增速别离高达89%、38%、66%。
 
  4、新增摊销折旧、潜在资本开销:通达系越来越“重”
 
  为了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各快递企业近年不断的加大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上的投入力度。企业的资本开支终将会沉淀为未来几年内新增的摊销折旧,计入成本,影响利润。
 
  我们通过比较16、17年各企业的新增资本开支、新增摊销折旧与新增摊销折旧/利润总额以来观察在不同的利润体量下,以及各企业新增摊销折旧对利润的影响。
 
  1)韵达16年成本开支规划较大,使得17年新增折旧摊销别离占17年利润总额的13.2%;17年其新增固定财物与无形财物大幅削减,估计均将给18年带来0.5亿元左右的折旧与摊销。
 
  2)顺丰16年新增固定财物、无形财物数额较大,与16年大规划新入账飞机和运力设备、物流场地及设备竣工转固(上海青浦华新项目和义乌产业园建筑工程等工程项目)有关。
 
  3)圆通近两年财物均坚持较高添加,通达系中归于前列。
 
  4)中通固定、无形财物开支持续坚持高添加,始终居通达系首位;估计将别离给18年带来0.9、2.4亿元的摊销折旧。
 
  5)申通16年较小的成本开支规划使得17年折旧与摊销仅添加0.46亿元;17年成本开支明显添加,估计将给18年带来0.64亿元的折旧摊销。
 
  6)百世近两年成本开支较为平稳,17年新增摊销折旧1.18亿元,估计18年新增摊销折旧数会削减。
 
  此外,我们发现圆通、韵达16年新增无形财物规划附近,韵达16年新增固定财物规划约为圆通的1.5倍,但韵达16年新增的折旧摊销却约为圆通的4倍,主要原因在于两者新增固定财物的结构差异——
 
  韵达16年新增的固定财物以运输设备、机器设备为主,依据公司年报发表,其运输设备、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别离为4年、10年,年折旧率别离为23.75%、9.5%。
 
  圆通16年新增的固定财物以房子建筑物为主,折旧年限为20年,年折旧率仅为4.75%。一起,韵达17年新增的固定财物依旧以运输设备与机器设备为主,圆通17年新增的固定财物依旧以房子与建筑物为主,估计18-20年韵达的折旧摊销对利润影响较大。
 
  5、成本结构与利润弹性比较:顺丰、圆通利润弹性更大,申通轻资产运营特征明显
 
  固定成本占息税前赢利份额越大,业务量添加带来的赢利增加的杠杆效应越大。咱们分析各企业成本中固定成本、非固定成本份额以及运营杠杆((息税前赢利+固定成本)/息税前赢利)来探究各企业的赢利-业务量弹性。
 
  1)直营制的顺丰与加盟制的圆通固定成本份额相当,分别为17.7%、17.3%;相对应的,顺丰与圆通的运营杠杆挨近,分别为2.7与2.6,这与圆通是仅有具有飞机的通达系企业、土地资源相对较多有关。
 
  2)韵达的固定成本份额与圆通差异不大,但其运营杠杆远低于圆通;首要原因是圆通的赢利率比较低,重财物的投入现在还无法体现为更高的产品定价或更低的单位成本。
 
  3)申通的固定成本份额最低,仅为4.5%;而且其固定成本绝对值较低,轻财物特征最为显着,这与其转运中心自营份额最低、曩昔几年资本开支较少有关。
 
  6、时效与服务质量:顺丰具有绝对优势,中通、韵达居通达系前列
 
  依据《国家飞时达快递局关于2017年快递服务时限按时率测验成果的布告》,顺丰位居首位。在通达系中韵达和中通在主流10家快递公司中全程时效分别排第三、第四位。
 
  此外,2018年3月国家飞时达快递局发布的有效申述率中,韵达位居通达系第一位,中通居第二位,申通18年三月份申述率比较17年3月下降起伏较大。
 
  咱们以为中通、韵达能在业务量增速居职业前列的一起保持稳定较高的时效与相对优质的服务质量,首要原因在于:继续不断的干线成本管控添加了加盟商的竞争力;韵达加大信息系统建造与自动化投入提高了时效性与服务质量。而服务与成本的优势会促进公司业务量更快增加,规划效应进一步加强,成本进一步下降,形成正循环。
 
  盈利能力:顺丰溢价高,中通单件盈利居通达系前列
 
  1、杜邦分析:顺丰、中通稳健,韵达、圆通、申通分化持续
 
  ROE:顺丰、中通稳健,韵达、申通、圆通降幅较大
 
  ROE水平与快递企业的资产轻重整体上正相关。顺丰ROE一直低于通达系,通达系中资产较重的中通最低,物业租赁较多的韵达ROE较高。
 
  销售净利率:16年分化更为的明显,在17年保持着稳定
 
  整体看来,近几年各家快递企业净利率基本保持稳定,顺丰与通达系净利率的差异除了定位差异以外,还有直营与加盟的差异(顺丰的财务口径是全网,通达系是干线中转)。
 
  资产周转率:顺丰保持稳定,通达系周转速度整体减慢
 
  整体来看2014-2017年,顺丰资产周转速度较为稳定,维持在1.5左右,加盟制快递资产周转速度则稳步下降,一方面是通达系公司持续获得融资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达系整体上也在不断加大重资产投入。
 
  加盟制快递企业内部,中通相对其他“通达系”较为另类,其周转率居行业末位,甚至远低于直营制的顺丰。
 
  考虑到其并不逊于其他同行的收入规模,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仍然是由于其上市前并购转运中心、购置土地,上市后加大车辆自有比例,而带来的相对较高的总资产规模。
 
  申通16、17年的资产周转率下降最快,17年其资产周转率已接近中通,仅为0.7,主要是17年业务量增长较慢而资本开支已经开始加速(购置自有车辆、中转中心投入)。
 
  权益乘数:行业整体权益杠杆下降,申通降速最快
 
  整体来看,2014-2017年行业权益杠杆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6年下降幅度是最大。这主要是由于上市以后股权融资更多,从而导致了资产负债率整体下降。
 
  总结:通过杜邦分析我们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财务杠杆等角度对上市快递企业进行了对比:
 
  1)ROE:韵达具有最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2)销售净利率:加盟制快递仍领先于直营的顺丰。加盟制内部,将申通、圆通的派送费收入从总收入剔除,各企业同一口径比较:17年中通销售净利率为24.2%,居行业首位;申通销售净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为23.9%;韵达、圆通盈利稳定,与16年水平相当。
 
  3)资产周转率:顺丰周转率稳定在1.5左右;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张,这加盟制快递普遍出现周转率下行的现象。
 
  4)权益乘数:上市后各企业均有配套的股权融资,权益乘数稳步下降。
 
  2、单件收入、成本分析:韵达、中通继续下降,其余企业稳中有升
 
  从收入端来看顺丰与加盟制快递差异明显。顺丰单票收入在22-25元,加盟制快递单票收入是在2-3元,其高效、快速、优质的物流服务可在价格上获得了相对高的溢价。
 
  近年来加盟制快递也逐渐加大高时效性产品的资本投入(如圆通是大量购买飞机、中通的大规模土地购置和车辆自营、韵达的转运中心自营比例提升),商务件高端快递领域竞争程度提高,因此顺丰2013-2016年的价格处于下降的趋势。2017年公司冷运、重货、国际件等新业务增速较快,带动营业收入增长高于业务量增速,从而导致单票收入回升。
 
  分阶段看加盟制快递可以发现:由于行业抢夺市场份额进行价格战,13-16年间中通之外的企业单件收入均呈下降趋势。2017年除了韵达、中通,其余快递企业均价开始回暖。
 
  中通2014-2017年单票收入稳定在2.0元左右,其中,17年由于加盟商直跑业务增加、收购秀驿业务及大客户比例(大客户成本包含末端派费且对大客户盈利平衡后的增量部分给予优惠折扣)增加导致单票收入下降5.8%。韵达17年单票中转收入不变,单票面单收入下降20.1%带动单票收入整体下降9.1%。
 
  我们认为中通、韵达均价下降在于货物结构不断优化,轻货比例越来越高;较强的成本管控能力使得其有能力在保证盈利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增量激励、折扣等优惠政策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使得业务量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从成本端看2013-2016年行业单件成本均呈下降态势。顺丰提供的高时效性服务获得高溢价,但其单件成本也远超同行。其平均历史单件成本在18-20元左右,2014年达到峰值20元。但也就是在同年,顺丰实施了将物流外包给外出创业老员工的“伙伴计划”,同时在物流网络方面进行优化,使得单件成本减少到2016年的17.9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7%。
 
  2017年公司单票成本小幅上升4.1%,主要是由于外包成本增速大于运输成本下降速度以及16年新增资本开支导致17年新增摊销折旧6.12亿所致。分阶段看加盟制快递可以发现,中通2014-2016年单件成本稳定在1.2元左右,一直居于行业低位。
 
  其余通达系企业则凭借着市场容量的增长与自身扩张获得了规模效应,单件成本不断走低;其中韵达降幅最大,单件成本由2013年的2.9元降至2016年的1.5元。2017年中通、韵达单票成本继续下降、圆通、申通单票成本均有回升。
 
  将成本进行拆分可以发现,申通单票成本上升主要是由运输成本增长带动,圆通单票成本上升则是由中心操作成本(中转场地摊销折旧、分拣费用等)、运输成本增长所致。
 
  3、单件毛利、净利比较:单件利润没有形成趋势性上升
 
  顺丰高时效、高质量的服务为其带来较高的溢价。13-17年其单件毛利稳定在4-5元,远超通达系快递。同时,15-17年毛利持续上升,2017年毛利同比增长6.2%。
 
  就单件净利而言,公司自2014年起便同时在成本及费用端同时发力,优化管控,因此2014-2016年单件净利增长明显,分别为0.7、1.0、1.6元,远超通达系。17年由于科技投入以及员工激励加大,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0.9%,从而导致毛利增长但净利小幅下滑。
 
  通达系企业中,17年申通毛利与去年持平,百世网络规模效应显现亏损逐年缩小,中通、韵达、圆通的毛利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圆通毛利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17%;韵达毛利同比减少12%;中通毛利同比下降4%。中通、韵达、圆通毛利下降主要是由收入降速快于成本降速所致。
 
  考虑费用之后,17年申通净利与去年持平,中通净利提升12%,其余企业净利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通净利提升幅度较大的原因在于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剔除税收与补贴影响,中通17年单件净利为0.44元,相比2016年略有下降。韵达净利下降幅度最大,同比减少8.5%。韵达净利下降核心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入加大导致折旧摊销增长2.2亿元,同比增长111.90%,还原后单票EBITDA为0.56元,同比下降3.2%。
 
  2017年圆通少数股东损益为437.11万元,17年底圆通国际控股持有圆通国际76.21%的股权,按此估算圆通速递国际17年的净利润为1837万元,并入圆通速递的净利润约为1400万。将此业务剔除后圆通单票净利润同比减少8%,主要原因在于业务拓展增加管理人员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6%。
 
  4、中转成本极限为0.5元,快递企业盈利提升空间较大
 
  由于目前中转环节大多采用陆运,我们根据公路运输的普遍成本测算,每单快递的中转成本极限能做到0.5元左右。目前上市快递企业大多数中转环节的成本远高于上述值,表明这一块的效率提升空间较大。申通由于转运中心自营比例低,与其他快递公司不可比。在通达系中中通的中转环节仍然是优势明显。来源:国际快递

上一篇  公转铁成趋势意指治理大气污染改革货运结构
下一篇  供应链应用成物流最核心内容 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空间巨大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