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推行以武汉为核心的省域水运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航运




来源:中国水运网


 


《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通过1-2年时间,江海直达千箱级集装箱船队规模不中断扩大,逐步实现江海直达航线集装箱主力船型常态化运行,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关键港,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万标箱,水铁联运能力达到80万标箱。通过3-5年时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水铁联运能力大幅增长,达到210万标箱。建成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中欧班列(长江号)发运数目明显提升,年开行规模达到2000列左右。在通道经济发展、物流关键布局、多式联运运营治理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政策性成果。

大力发展水运航线。构建“江海直达、水水中转、铁水联运、沿江捎带、港城一体”水运体系,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进一步提升江海联运能级。打造国际贸易新通道,提升武汉至日韩直航航线运力,实现周双班运行;加密武汉至上海港、宁波港航线航班,发展武汉至东盟、欧洲、美国江海联运航线。打造内贸运输新通道,推行以武汉为核心的省域水运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稳固中三角集装箱运输。大力发展水铁联运,加强武汉至上海港、宁波港、青岛港铁路班列与水路航线对接,支持发展武汉经上海、宁波、青岛至美国、日本、韩国的铁海联运线路。


武汉地处中华腹地,承东启西,扼南控北,两江(长江、汉江)交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重要的交通关键城市和经济地理中心。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让武汉成为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建设通江达海水运大通道是重中之重——
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强化船队建设,加快武汉至日本、韩国等近洋直航船队建设,新增6艘“汉亚560型”船舶;推进长江、汉江标准化船队建设,海运报价国际快递,新增6艘“汉海1140型”船舶和20艘“汉江80型”船舶。实施聪明工程,推动聪明物流、聪明交易、聪明船舶、聪明港口等聪明化建设。

推行以武汉为核心的省域水运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航运

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阳逻国际港三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海运报价国际快递,适时启动建设阳逻国际港三期第5、6号泊位。推动汉江蔡甸至汉川航道整治,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通行。加快建设阳逻国际港西港区水铁联运项目,推进水铁联运二期工程、武汉国家粮食品流基地铁路专用线建设,持续提升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能力。加快阳逻国际港港口资源整合,提升外贸集装箱装卸作业能力。扩大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外贸集装箱业务,支持阳逻国际港、花山港等申报国家一类水运口岸。

7月19日,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推动全域公交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构建多方协同应急物流分级体系、推动车路协同创新应用四项试点任务,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其中,《武汉市建设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水路运输着墨颇多。

综合交通关键是综合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工作方案》提出建设多层次综合交通大关键。包括围绕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吴家山铁路基地和阳逻国际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4大关键,完善1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关键。同时,全面提升关键经济能级。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优化阳逻国际港功能布局,集聚和发展现代临港产业,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实施多式联运“一单制”。
《工作方案》还对建设外畅内联陆运大通道进行了布局,提出扩大中欧班列服务范围。依托经济走廊,加快提升中欧班列(长江号)跨境通达与集散服务能力,继续加强西向、北向通道建设,探索发展南向通道。稳固欧洲通道线路,巩固直达德国杜伊斯堡、汉堡和法国杜尔日等欧洲关键城市骨干线路。开辟中亚通道线路,畅通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辐射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伊朗等中亚国家通道;加强与中吉乌、中巴铁路衔接,开辟至中亚、南亚新通道。谋划东盟战略通道,强化与云南、广西等地交流合作,稳定扩大运营中老铁路通道,加快融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联接海上丝绸之路,拓展武汉至中南半岛战略通道。加强陆海统筹,形成多向拓展的中部陆海大通道。

上一篇   现在面临的是资产负债率高-莫斯科空运SVO
下一篇  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日均旅客量的85.8%;日均执行航班334架次-德国海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