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洋山四期远程操控双小车桥吊、自动导引车(AGV)以及电动轨道吊三大机种零排放忙碌有序-EMC海派

岸电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将赋予绿色港口、绿色航运建设更大动能。上港团体与中远海运团体共同推进上海港岸基供电服务,2022年1月28日,同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签署集装箱船舶靠港使用码头岸基供电服务协议书,双方携手推进大型远洋干线船舶在上海港的岸电常态化使用。港口岸电技术可以让船舶在靠港期间,使用岸基电源代替燃油发动机来满足船舶的通讯、照明、泵组等用电需求。






来源:航运界网

推动科技创新项目,聚焦优化“绿色指标”

洋山四期远程操控双小车桥吊、自动导引车(AGV)以及电动轨道吊三大机种零排放忙碌有序-EMC海派

智能化的治理系统不中断迭代,自动化的作业运输设备持续优化,节能降耗减排的创新项目层出不穷……走进上港团体,守护碧水蓝天的决心可见,绿色发展的“字迹”处处可觅。展看未来,上港团体将持之以恒地以“绿”为笔,匠心绘制“绿色港口”的工笔画。
形成LNG加注能力,打造海上“绿色名片”
 

2022年3月16日,上港团体向社会各界重磅推介“集装箱陆改水”服务,服务涵盖上海港洋山片区、外高桥片区各码头至长江及长三角区域相关港口,缓解上海港公路运输资源紧缺压力,助力保障疫情期间物流运输通畅。

上港团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重要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心 国务院关于完整正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加快落实交通运输部《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的发展要求,自2022年4月1日起,对经停上海港使用新能源燃料及靠港时使用港口岸电的外贸船舶,给予靠港船舶停泊费50%的优惠减免。
上港团体响应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号召,推动货运“公转铁”“公转水”,推出海铁联运、ICT(内陆集装箱关键)、共享堆场、空箱中心等业务新模式,优化上海港集疏运体系。

作为国际船用清洁燃料, LNG相较传统燃料油,CO2排放强度低25%,NOX低90%,SO2、Pm排放几乎为零,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使用LNG或者双燃料动力船舶。上海港LNG加注能力的形成,将为LNG燃料船舶提供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吸引更多双燃料国际船舶靠泊,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对于推进航运绿色发展,助力交通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在上海港是高频词。聚焦效率、安全、能耗等“绿色指标”,上港团体过往一年实施各类科技创新项目44项,其中牵头实施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课题)5项,“大型集装箱港口智能绿色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项重大项目完成申报并成功获批立项,“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创新性研究”“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基于F5G的自动化码头设备超远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验证”等团体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年度研发任务。



在上海港各港区,绿色节能装备、设备和技术等得到广泛运用。洋山四期远程操控双小车桥吊、自动导引车(AGV)以及电动轨道吊三大机种“零排放”忙碌有序,复兴公司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拖轮船型设计与优化项目成为上海市科委的重点项目“示范基地”,沪东公司持续推进“轮胎吊远程操控”与自动化改造的融合,盛东轮胎吊锂电池混合动力改造后综合节油率高达50%以上,振东应用的纯电自动化重箱轨道吊作业效率进步35%,上港物流177辆外集卡牵引车使用LNG能源已多年……
“规划建设临港多式联运中心、外高桥铁路进港专用线,海运报价国际快递,布局内陆集装箱码头,拓展海铁联运市场”等要求被写进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上海芦潮港铁路中心站海铁联运业务已对接9省27市,其中苏州、常州、湖州、长兴、海安、无锡等六地组织了固定车底天天班循环开行,南京、丹阳、重庆周班班列开行,日均箱量稳定在1000标准箱以上。

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畅通绿色“毛细血管”

上港团体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号召,重视岸电技术发展与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努力降低碳排放强度。在外高桥二期集装箱码头建成国内首套港口移动式岸电系统以来,积极与航运企业对接,开展岸电测试、使用工作,并与岸电设备制造头部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上海港岸电技术的进步与安全性能、接电成功率的提升。目前,团体已在上海港所有国际集装箱码头配套高压岸电设施,并完成设施运行测试,具备常态化使用条件。
2021年9月,上港团体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这是近60年来以色列第一个新码头。该码头复刻了洋山四期的技术亮点,是地中海沿岸最先进、最绿色、建设速度最快和本钱最节省的码头,铁路运输上海空运,也是我国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聪明港口”先进技术和治理经验。
2022年3月15日,上海港圆满完成中国港口首次LNG(液化自然气)“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上港团体旗下全球最大LNG加注船“海港未来”轮在洋山港区盛东码头通过“船到船”——靠泊大船外档并使用吊装软管加注LNG燃料的高效便捷方式,为达飞团体中美“珠江快线”上的15000标箱LNG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锡米”号,顺利提供保税LNG同步加注作业服务。这大大缩短了大型国际船舶在港停泊时间,也意味着上海港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到船”同步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
团体不中断推进ICT业务模式,依托苏州、无锡等地发达的水公铁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和上港港航物流资源的集聚上风,将港口服务前置到腹地货物集聚点,形成“宜水则水、宜铁则铁、宜公则公”的ICT业务新模式。2022年,上港团体与多家国际班轮公司共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将在洋山港区建成。
作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航运低碳科技创新和治理的有力举措,团体该减免政策将持续至2022年12月31日,旨在鼓励船公司使用新能源燃料船舶及船舶靠港时使用港口岸基供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污染,促进港航行业减污降碳,积极践行国家“十四五”提出的“双碳”战略目标。

推广港口岸基供电,建设船舶“绿色港湾”

构建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生态,是上港团体孜孜以求的“主打色”“新动能”。团体始终把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进港口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还通过提供“船到船”LNG同步加注服务、船舶岸基供电、优化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科技创新等手段致力于成为推动港口绿色生态建设发展的领跑者。

上一篇  有21个省会城市的航班频次实现了增长 -德国海运
下一篇   为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供港物资运输-法兰克福FRA空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