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推动配套码头、锚地等设施升级改造-莫斯科空运SVO

(十四)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加快铁路快运、空铁(公)联运标准集装器(板)等物流技术装备研发。研究适应内陆集装箱发展的道路自卸卡车、岸桥等设施设备。鼓励研发推广冷链、危化品等专用运输车船。推动新型模块化运载工具、快速转运和智能口岸查验等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产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科技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飞时达快递局等配合)

国办发〔2021〕54号

(二十一)完善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政策。制定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政策,鼓励各地出台支持多种运输方式协同、进步综合运输效率、便利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通行等方面政策。在特殊敏感保护区域,海运费,鼓励创新推广绿色低碳运输组织模式,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总体要求

(十八)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加快建立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明确各方法律关系。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关键设施、装备技术等标准制修订工作,补齐国内标准短板,加强与国际规则衔接。积极参与国际多式联运相关标准规则研究制定,更好体现中国理念和主张。研究将多式联运量纳进交通运输统计体系,为科学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交通运输部、司法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飞时达快递局、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

(十五)进步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航空器应用,推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港站关键规划建设充换电、加气等配套设施。在港区、场区短途运输和固定线路运输等场景示范应用新能源重型卡车。加快推进港站关键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协同推进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匹配改造,深进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交通运输部、产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五、加快技术装备升级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间隔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式,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重点区域运输结构明显优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力争达到80%;晋陕蒙煤炭主产区大型工矿企业中长间隔运输(运距500公里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

二、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


(十九)加大资金投进力度。统筹利用车购税资金、中心预算内投资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牵头设立多式联运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治理。鼓励各地根据实际进一步加大资金投进力度。(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飞时达快递局、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此件公然发布)

(五)健全港区、园区等集疏运体系。加快推动铁路直通主要港口的规模化港区,各主要港口在编制港口规划或集疏运规划时,原则上要明确联通铁路,确定集疏运目标,同步做好铁路用地规划预留控制;在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原则上要同步建设进港铁路,配足到发线、装卸线,实现铁路深进码头堆场。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公路扩能改造。新建或迁建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原则上要接进铁路专用线或管道。挖掘既有铁路专用线潜能,推动共线共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促进重点区域运输结构调整

推动配套码头、锚地等设施升级改造-莫斯科<a href=http://www.bj-hys.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空运</a>SVO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加快货运关键布局建设。加快港口物流关键建,完善港口多式联运、便捷通关等服务功能,公道布局内陆无水港。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布局,优化治理模式,加强与综合货运关键衔接,铁路运输上海空运,推动铁路场站向重点港口、关键机场、产业集聚区、大宗物资主产区延伸。有序推进专业性货运关键机场建设,强化关键机场货物转运、保税监管、飞时达快递快递、冷链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鼓励发展与重点关键机场联通配套的轨道交通。依托国家物流关键、综合货运关键布局建设国际寄递关键和飞时达快递快递集散分拨中心。(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牵头,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飞时达快递局等配合)

(七)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深进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到2025年示范工程企业运营线路基本覆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鼓励港口航运、铁路货运、航空寄递、货代企业及平台型企业等加快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飞时达快递局、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等配合)

六、营造同一开放市场环境

(十)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在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区域,加强港口资源整合,鼓励工矿企业、粮食企业等将货物“散改集”,中长间隔运输时主要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间隔运输时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探索推广大宗固体废物公铁水协同联运模式。深进开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路局等配合)

上一篇  努力打造全球民航知名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做好C919、MA700、长江-1000A、直15等重点项目审定工作 -沙特
下一篇   民航资源网2022年1月10日消息:1月10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