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中国海工技术也随之落户上海-美国空运

  2021年前三季度,中集团体实现营业收进1182.42亿元,同比增长85.94%,历史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净利润87.99亿元,同比增长1161.42%,也为历史最佳。

  随着中集团体(16.830, 0.10, 0.60%)发布公告,中国海工技术揭开了神秘面纱。

  关于公司治理方面,中国海工技术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为11人,由股东十方各推荐1名,另配置1名职工董事,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董事长为中国海工技术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中国船舶推荐。

  公告显示,中国海工技术作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创新型专业技术公司,主要聚焦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工程技术研发,聚焦的领域包括并不限于海工装备总体设计、装备总装两个环节,提升中国海工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信息技术赋能,加快提升海洋工程智能化水平;海工装备相关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成立中国海工技术的目的是什么?中集团体的公告中,也给予了说明。

  12月24日,中国船舶总部正式迁驻上海,全面开启中国船舶扎根上海、更好服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团体的新征程。同时,中国海工技术也随之落户上海。

  12月24日晚间,中集团体发布公告称,公司之全资控股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海洋工程”)拟与其他9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工技术”),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亿元。

  记者发现,除中集团体外,中国海工技术的出资方堪称超级“豪华阵收留”。

  中集团体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给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

  中国船舶总部迁驻上海,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也将为中国船舶团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团体注进强劲动力。中国船舶将聚焦主业实业,不中断拓展船舶产业发展新空间,担当起船舶行业引领者、船舶产业现代产业链“链长”职责。同时,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力以赴打造船舶产业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

  提升海工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

  公告显示,中国海工技术首期到位资金人民币20亿元,全体股东按照持股比例以货币出资。首期到位资金主要用于满足统筹资源、搭建创新体系、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等需要。其余注册资本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30年内缴足。目前暂无其余资本认缴计划。

  其中,中国船舶现金出资人民币38亿元持股19%,其他参股公司分别现金出资人民币18亿元持股9%。

  中集团体表示,本团体通过本次合作投资积极参与中国海工技术的组建,结合自身在海洋产业方面的上风,将本团体海工有关业务资源和能力纳进其中,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和成(30.410, 0.52, 1.74%)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助力本团体海产业务的升级转型,为国家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发现,共10家企业包括中国船舶、“三桶油”、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中车(6.040, 0.02, 0.33%)等8家中心企业,以及中集团体、上海国投等2家地方国资企业。

  这其中包括,中国船舶团体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中国石油(4.940, 0.00, 0.00%)自然气团体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团体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4.220, 0.01, 0.24%)”)、中国海洋石油团体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中国远洋海运团体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海运”)、招商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局投资发展”)、中国中车团体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中国交通建设团体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团体”)及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投”)。

  因此,本次合作投资的合作方之一招商局投资发展为中集团体的关联法人,国际货运空运价格,本次合作投资对本公司构成关联交易。

  这也意味着,中国海工技术集齐了中国船舶、“三桶油”、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中车等8家中心企业,以及中集团体、上海国投等2家地方国资企业。

  作为地方国资企业,中集团体为何能成为中国海工技术股东之一?

  12月24日晚间,跨境铁路国际物流,中集团体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其他9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中国海工技术,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亿元。

上一篇  如果我们再补充一点
下一篇  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1003架机总装下架-蒙特利尔海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