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欧洲国际空运-广深两地机场实验运行航空器尾流分类 减少航班等待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通报,由我国民航机构主导的“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技术方案”5日起在广州和深圳两地机场实验运行。这个基于我国民航运行特点的“中国方案”可有效提升跑道容量,减少不必要的航班等待和延误,提高空管服务质量。

  任何航空器都会在空气中产生尾流,就像船在水中航行掀起的波浪和涡流,但航空器尾流却是透明不可见的。民航航班运行必须在前后机之间保持安全尾流间隔,防止后机进入前机尾涡流场引起失速等危险情况。

  该“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技术方案”由中国民航局、中国民航局空管局主导,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等民航单位参与制定。

  航空器尾流间隔与航空安全息息相关,是机场容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行航空器尾流间隔标准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尚未进行过大的修订。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相对保守的尾流间隔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繁忙机场的容量提升,造成了不必要的航班等待和延误。

  该“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技术方案”通过对不同机型重新进行精细化分类,进一步缩短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距,让空域容纳更多航班。与欧美国家的技术方案相比,这个方案在实现容量提升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安全裕度,对重型飞机进行了细分,间隔有所缩减。

  以超级重型飞机空客A380和重型飞机波音787为例,实施该方案后,前后机之间的尾流间隔从11.1公里缩减为9.3公里,优化缩短间隔1.8公里,幅度达16.2%。据测算,在跑道容量、运行效率方面都将得到提升,高峰时段跑道容量预期提升5%。

  同时,考虑到轻型飞机遭遇尾流后的安全风险,该方案又适度增加了这类组合下的间隔。轻型飞机与重型飞机之间间距增加了1.9公里,这让轻型飞机受前机尾流影响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近年来,随着珠三角地区航班量的逐年增长,主要机场的跑道容量渐趋饱和。推广“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广州、深圳机场运行效率。

  据悉,此次实验运行分为测试、推广两个阶段,首先安排南航、海航、深航、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参与,在总结第一阶段运行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广州、深圳机场运行的所有适用航空器。

上一篇  迪拜空运-白云机场:11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6.3%
下一篇  国际空运查询-春秋航空:2019年员工持股计划进展暨完成股票购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