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突尼斯海运费上海港逐渐繁忙 陆路进港的出口集装箱数量达到正常水平

复工第五周上海港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忙陆路进港的出口集装箱数量从春节后最低的单日2000箱回升至单日3.5万箱已达到正常时期的高峰水平。

但疫情带来的压力仍时刻悬挂在上港人的心头。“预计一季度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东大名路上港集团总部办公室里主管生产的上港集团副总裁王海建告诉记者。

2019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30.3万标准箱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2020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上港人本已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疫情已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外部形势不容乐观。有压力是肯定的但我们有信心把影响降到最低保持全球第一的目标始终未变。”王海建说这段时间集团上下都很拼大家想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硬件提升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进出港的船舶、集装箱卡车明显减少往日繁忙的上海港似乎按下了“慢放键”集装箱因为无法流转在港区堆积。

积压的集装箱中有空箱也有装生鲜水果和冻肉的冷链集装箱(即冷冻箱)。

“空箱进港后原是要装上货物再出口的因为国内企业复工难出口货量急剧下降港口空箱的箱量长时间处于高位。”生产业务部常务副总经理黄海东介绍冷冻箱则主要是因为消费需求下降和物流不畅通长三角地区冷库无法出货客户不再提箱把冷冻箱当冷库用。

上海港空箱场地设计容量为39万标准箱正常每日堆存25万标准箱疫情暴发后日堆存量达到45万标准箱。一些客户原计划将空箱调运至上海港方便日后出货因无处存放只好转至周边港口。

冷冻箱方面最紧张的是接电插头原本上海港有1万多个冷冻箱插头由于冷冻箱积压插头全被占用约7600多箱进口冷冻箱中转至国外港口卸船。

“这不仅是损失箱量的问题更是能否满足客户需要的问题。”上港集团一位管理人员介绍很快解决方案出炉:空箱方面各码头内部整理安排场地同时集团各公司想方设法租赁、新建港外堆场。目前上海港合计增加20万标准箱的堆存能力;冷冻箱插头方面港区新增插头4000多个并向社会堆场租赁了近600个插头。

新建的空箱堆场占地7.7万平方米于大年初五开工建设。“开始什么都缺工人找不到砖头也买不到。”王海建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周新堆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周边港口的空箱已开始回流上海港海外港口中转的冷冻箱也有3000多个回流。更重要的是新增的堆场和设施提高了上海港集装箱的收容能力打开了未来的增长空间。到8月底港区内还将陆续建造1万个冷冻箱插头。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国外的生鲜、水果不断地丰富上海市民的菜篮子上海港冷冻箱吞吐量也以每年20%左右的增速增长发展势头较好。

软件升级以优质服务吸引客户

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是上海第一批复工的外企工厂。快速复工的背后物流保障功不可没??当汽车零部件通过上海港入境时进口放货全流程无纸化大幅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又一次让特斯拉感叹上海速度。

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关键在于换单环节被补全。智能化、信息化一直是全球港口的发展趋势用电子单证替换传统单证已不稀奇但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尚未完全突破。

去年年底通过借助区块链可追溯、可信任的技术特点上海港率先实现了内部和外部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流程的协作互信开启港口业务“全程无纸化时代”。原本客户需往返多次分别完成船公司和港口的业务流程现在线上即可一站式办理。

“年前无纸化换单已在国际干线船舶试点疫情暴发零接触成为必然选择集团全面推行新的换单模式。”王海建介绍。

这几年上海港陆续将所有单证电子化压缩通关时间和口岸成本并多次大幅调降相关服务费用。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上海港在跨境贸易的“后硬件时代”保持全球领先优势。“服务上去了自然能吸引更多客户。”面对疫情带来的重重压力要想逆势向上的上海港更加重视对内改革流程对外提升服务。

抗疫期间上海港推出了不少新服务比如出口直装和进口直提是为了加速集装箱流转通过事前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信息集装箱到港后第一时间即可转运离开;异地提箱是为了解决省际公路不畅通的问题通过公路转水路将集装箱运至客户当地码头避免了跨省公路运输解决了企业的物资供应难题。

海铁联运也是一项比较新的服务2月10日至2月14日上港集团将中粮集团海外进口的2000吨中央储备冷冻肉共计81个冷冻集装箱分5批次送至武汉吴家山集装箱站。

上一篇  三字代码查询2019财年各业务领域持续增长 吉布达伟士发展态势强劲
下一篇  迪拜空运阿里健康调整组织架构,加速医疗健康数字化“新基建”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