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中航集团全力以赴抓好主业一体化和改制上市-迪拜空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气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中航团体所走过的66年辉煌荆棘路,从民航局北京治理处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再到中国航空团体公司,在一个个需要挺身而出的关键时刻,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眼前,在一段段布满坎坷的爬坡道路上,闪耀着许很多多优良传统、优秀精神,它们已经深深地融进每一位中航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航团体一往无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航团体发挥顶梁柱、国家队作用,践行“机场就是战场、航线就是火线、客舱就是方舱”的战斗精神,“不讲条件、不计代价”,有力确保了抗疫驰援不中断线、重要航线不中断航、全球供给不中断链、复工复产不中断路。疫情暴发以来,中航团体共执行救援包机216班,运送防疫职员3.1万人,运送防疫物资1403吨,累计执行撤侨任务20余架次。

  这一时期,中航团体在一次又一次重大任务的考验中,践行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精忠报国”奋斗精神,勇于担当,使命必达,彰显载旗航空公司的风采:

  艰苦创业 奋力拼搏 困境中前行

  世纪之交,世界航空业的竞争呈现“垄中断”趋势,中国的航空公司离现代一流航空企业有相当间隔,不符合国际竞争的要求。关键时刻,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推动中国民航业联合重组。

  从诞生之日起,中航团体始终牢记共和国宗子的央企身份,坚定不移地沿着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方向前进,精忠报国,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成功跻身世界航空运输企业的第一阵营,为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进进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航架起了一条条空中国际通道。1981年1月7日,民航北京治理局使用波音747型飞机,飞越太平洋,开辟了中美之间的第一条航线: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1981年4月,又开辟了北京-洛杉矶航线。随后,陆续开辟北京至罗马、法兰克福、伦敦、卡拉奇等一些欧洲国家的航线,为中外合作交流搭建起航空网络。

  联合重组 改制上市 新高度发展

  这是一家肩负着国家使命,飞上国际舞台、飞向世界一流的载旗航空团体。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道提出,民航要走企业化道路。1988年3月26日,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原民航北京治理局实行重大体制改革,组建了中国民航北京治理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北京首都机场。1988年7月1日,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国家骨干航空运输企业,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正式挂牌,注册资金人民币11亿元,国航由此开始独立运营。

  民航资源网2021年5月26日消息:这是一支传承红色基因,讲政治、听党话、跟党走的央企队伍。

  1988年~2001年--

  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国航确保航班不间中断,保障职员往来和社会文化交流正常进行,运输抗击“非典”物资600余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中,中航团体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抓在手里、扛在肩上,在定点帮扶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广西昭平县中,创新构建“航空+”“8+2”扶贫模式,助力苏尼特右旗和昭平县GDP和人均可支配收进大幅增长、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2020年5月,两地均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旗)序列。

  政企分开 独立运营 改革中奋进

  中航团体果中断落实中心企业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把党中心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坚持把纽网络建设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相同一,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开通56条国际航线,通航目的地城市28座,每周航班数目最高达到273班次,为中国企业“走出往”搭建更加便捷的空中桥梁。

  2008年,汶川地震紧急救援中,国航飞机第一个降落在余震未息的成都机场,总计执行抗震救多难航班580班,运送部队及医务职员12342人、物资31119件2842吨,抢运999名多难区重伤员飞往各地进行救治。

  1955年~1987年--

  2002年10月11日,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主体,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组建的中国航空团体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国航成为中航团体旗下的航空主业公司,掀开了新的历史发展篇章。联合重组后,中航团体全力以赴抓好主业一体化和改制上市,集中上风资源培育航空运输主业核心竞争力。

  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带队,中国民航首次执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专机任务;1956年11月17日,民航北京治理处圆满完成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出访越南、柬埔寨和缅甸的专机任务;1965年6月,中国民航北京治理局飞行大队(国航飞行总队前身)执行周总理率政府代表团访问坦桑尼亚的专机任务,跨越12个国家,行程4万多公里,历时14天,成功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航最远的国际远航。

  与此同时,民航北京治理局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事业,不中断开通国内航线。为促进西躲地区的繁荣稳定,中心决定从青躲高原上开辟一条北京至西躲的民用航线。1956年,空军和民航潘国定机组先后进行了成都-拉萨的民用航空线可行性试验飞行,取得成功。1960年5月,铁路运输上海空运,中国民航第一飞行大队(国航飞行总队前身)成功试航北京-拉萨航。1965年3月1日,实现了成都-拉萨航线首航,西躲和内地之间的时空间隔骤然缩短,在促进西躲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艰苦年代打破“空中禁区”,架起连通西躲的空中通道的传奇经历孕育出了“飞越天堑”的高高原精神。而随着时代发展,中航人继续永攀高峰、敢打能胜,先后开通多条高高原航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原飞行的奇迹。

  在助力新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过程中,中航人克服重重困难,锤炼出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精忠报国”奋斗精神。在此后的一系列重大任务中,中航人果中断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做到党和人民哪里需要就飞到哪里。

  2012年~2021年--

上一篇  并通过广泛的地面和飞行测试项目进行了验证-双清包税
下一篇  包括需求、供应商以及波音能否成功处理积存的飞机等-黎巴嫩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