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让条例更加合理让政策更接地气 浙江立法工作者体验送快递

 

   

  《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计划将于今年9月进行审议。为确保《条例》更加合理、更接地气,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规处立法工作人员体验了快递员从分拣装车、运输到爬楼送货的日常,以体验式调研为《条例》立法工作搜集真实民意。

  早上7点多,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规处副处长褚福宝和同事孙潮阳来到杭州圆通快递金隅学府的“妈妈驿站”分拣快件。9点多,计划投递的200多个快件全部装车后,他们骑着快递三轮车前往居民小区派件。

  在杭州凤凰北苑小区,褚福宝和孙潮阳扛着快递箱爬上5楼,和收件人电话沟通后得知家中无人,只好又抱着快递箱返回。上午投递的3个多小时中,不停重复拨打电话、送件、签字的动作,再加上太阳暴晒,两人早已精疲力尽,皮肤也晒得通红。

  按照市场行情,投递1个快件快递员一般只能赚1元钱。对于这1元钱,孙潮阳很有感触:“衣服都湿透了,真是口干舌燥。分拣时腰酸,派送时腿酸,这1块钱真的太不容易了,去掉话费等实际上到手可能也就几毛钱,有时候遇到楼上没人就白跑一趟。”

  孙潮阳还建议,《条例》应鼓励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分拣配送效率,从而为快递员减少时间成本,提高福利待遇,“如果能在分拣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根据每个站点、每个小区甚至未来能具体到某一栋楼都可以自动分拣好,快递小哥的时间成本就可以大大减少。”

  褚福宝则认为,《条例》还应将目前快递三轮车是否属于机动车定性并做好规范工作。“实践中快递三轮车既不上机动车牌证,也不算非机动车牌证,这就让快递员处于两难境地。需要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对快递三轮车的具体尺寸、行驶速度、装载质量、专用编号、GPS定位系统等进行详细规定。”

上一篇  直至另行通知: 产地范围:北欧和地中海港口 目的地范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港口 货物:干燥(包括特殊设备-仪表内和仪表外)
下一篇  山东青岛邮政发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启用”彩色邮资机戳

更多  >>